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信息正文
大千讲坛第74期《建筑文化及其哲学拷问》
 
信息来源:内江市图书馆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18-06-04【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5月31日下午,大千讲坛第74期在内江市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邀请高级工程师、高级策划师陈杰文先生作《建筑文化及其哲学拷问》专题讲座,引领大家带着哲学的思辨穿越时空,去拷问和欣赏建筑无与伦比的艺术之美。内江高校师生、读者、网友及市民100多人出席。
     陈杰文,笔名野马,四川资中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内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房地产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青年创业导师委员会委员,内江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委员。国际认证(WBSA)注册策划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土地估价师、注册保险公估人和注册房地产经纪人。
    陈杰文从建筑的起源及发展、建筑风格类型、建筑与规划的关系、建筑及其文化构成、当下中国建筑谈五个方面进行讲述。“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工程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造型艺术、是各种科学技术的综合反映,它与其所处的时代、政治、环境、习俗、宗教、意识密不可分。
    陈杰文从古希腊建筑讲起,简要介绍了古今中外各个时期的建筑及其特点。目前公认的是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三大体系。中国住宅建筑分为木构抬梁、穿逗与混合式,竹木构干阑式,木构井干式,砖墙承重式,碉楼,土楼,窑洞,阿以旺,毡包等九个类型;分为四合院、徽派建筑、江南民居、岭南建筑、海派建筑、川西民居、邛笼建筑、书院建筑八大流派。建筑规划则是把功能各异、风格、特征、作用不同的建筑有机的联系起来,把居住、公共活动、交通、防洪、防灾、供电、燃气、通信、环卫等系统协调统一起来。
    陈杰文重点讲述建筑与文化,他介绍了建筑与科学、建筑与习俗、建筑与艺术、建筑与风水、建筑与宗教的关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新材料的出现和运用,推动建筑不断向前发展;居民的历史、文化、信仰、习俗和观念等社会因素,形成地域、民族各不相同的建筑特色;人们的审美需求,让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元素,也不断融入建筑,使纯粹的居所逐渐形成建筑艺术;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判断,在选择建筑地点时,逐渐形成了“建筑风水”学;而宗教作为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更是不可避免的显现在建筑文化中。
    陈杰文认为中国建筑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建筑文化未得到应有的尊重,不引起高度重视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盲目照搬西方的规划设计理念,丢掉了中国建筑的特色,建筑师要肩负起中华文脉传承和光大的历史使命;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规划的随意性太大,长官意识太强,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太短,只注重地上,地下空间未得到充分利用,注重短期行为,而忽视国情、区情、民情。
    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最精彩、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到精神,事无巨细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建筑独有的个性,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它以巨大的感染力,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中国建筑的发展。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