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信息正文
顺德有个粤剧图书馆
 
信息来源:内江市图书馆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16-06-29【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顺德有个粤剧图书馆

 

 

顺德有个粤剧图书馆

 

文图/珠江商报记者马依原

 

顺德有个粤剧图书馆,你知道吗?

为保存和传承粤剧文化、展现顺德粤剧风采,顺德图书馆与顺德粤剧团合作筹建了粤剧图书馆。

粤剧图书馆位于顺德图书馆五楼,是个长期服务的专题馆。它以图文方式介绍了粤剧历史沿革、流派唱腔及顺德本地粤剧发展等,并展示了戏服、乐器、剧本、唱片等160余件实物,并设置一个触摸展示屏,市民可在这里了解顺德粤剧发展历程、粤剧团作品、粤剧知识等内容。

顺德在粤剧发展史上地位重要

粤剧生于南国,长于顺德,顺德在粤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薛、马、白、桂、廖粤剧五大流派中,顺德独占其三,他们引领了当时粤剧唱腔、剧目、办班制度等多领域的变革。此外,粤剧还有众多风格迥异的著名唱腔,其中驹腔创始人千里驹、新马腔创始人新马师曾、虾腔创始人罗家宝也是顺德人。

建国以来顺德粤剧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步发展时期:1950年,顺德县第一个粤剧团建立,至文革开始的10多年间,先后创作、排演了《金沙洲》等剧目;第二阶段是文革后的恢复发展时期:县粤剧团恢复排演的第一个传统古装神话剧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于1976年上演,广受观众欢迎;第三阶段是快速发展时期:1978年,原顺德县文艺宣传队班底吸收部分粤剧艺人,组成 “顺德粤剧二团”,原顺德县粤剧团改称为“顺德县粤剧一团”。两个剧团出演了《章台柳》《白蛇传》等经典剧目;第四阶段是再次发展时期:上世纪80年代,顺德粤剧演出步入低谷,两个团先后停演,至1994年顺德市粤剧团重新组建,顺德粤剧焕发新枝。

百余展品展现顺德粤剧风采

粤剧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累积了万余件剧目,顺德图书馆收集到其中100多件剧本,并在粤剧图书馆展出了其中27件。粤剧传统剧目比较有代表性的有3个“十八本”,有意思的是,每个剧目之首都以“一”到“十八”的数字作序,如《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四进士》至《十八路诸侯》。

粤剧的乐队分工比较明确,伴奏乐器分为拉弦、弹拨、吹奏、打击四个部分,粤剧图书馆内就展出了粤剧常用演奏乐器20余件;粤剧戏服大有学问,馆内展出的20余件戏服既包括贴近当时生活的早期戏服,也包括借鉴京剧戏服款式的现代戏服。

此外,粤剧图书馆内还展出了粤剧化妆用品、粤剧海报、戏桥、证书,以及粤剧唱片、磁带等物件和视听资料,顺德图书馆共收集到400多种粤剧视听资料,其中部分是黑胶唱片。

传承优秀文化从深入学习开始

读者蒲先生是四川人,他听惯了家乡的川剧,来到顺德工作生活后,在路边听得一老者收音机中播放的粤剧,曲调让人着迷,从此就爱上了粤剧。听说顺德有个粤剧图书馆,蒲先生特地前来参观,他说:“似乎与粤剧相关的东西,在这个粤剧图书馆里都应有尽有了。”

粤剧是传统文化,感兴趣的青少年似乎不多,记者却在粤剧图书馆里发现了“90后”的小静,小静坦言,过去她并没有太多接触和学习粤剧,但生活在顺德,《帝女花》《纷飞燕》等经典剧目还是能唱一两句的,在偶然机会下参观了粤剧图书馆,小静才惊觉顺德粤剧历史文化的璀璨,她感慨道,当今社会外来文化传播,年轻人应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在此之前我们都应主动了解、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此次参观粤剧图书馆,我收获很多”。

(顺德新闻网-珠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