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信息正文
民进讲堂暨大千讲坛93 刘云生主讲《沈从文与内江》
 
信息来源:内江市图书馆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20-11-23【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11月20日,民进讲堂暨大型公益文化讲座大千讲坛第93期,在内江市图书馆五楼学术报告厅举行,邀请四川师范大学现代文学硕士生导师、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刘云生教授作《沈从文与内江》专题讲座,内江文化艺术界人士、市级部门和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内江高校师生、读者、网友和市民出席。

    刘云生教授,四川蓬安人,民进会员,四川师范大学现代文学硕士生导师、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内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5年7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后获四川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现代文学专业学科负责人,省级精品开放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主持人,四川省中小学教学科研专家库专家。先后在《文学报》《求索》《巴金研究》《当代文坛》《小说评论》《红岩》等核心期刊(CSSCI)和大型文学刊物上发表论文、评论三十多篇。出版专著有《先锋的姿态与隐在的症候:多维理论视野中的当代先锋小说》,主编专著有《现代文学经典名篇新评鉴》《语文有效教学与文学教育探究》,参编专业教材多部近百万字,其学术成果获内江市人民政府社科成果一等奖。参与主持多项国家、省级重点人文研究课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教改项目,多次被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

    刘云生教授从沈从文的生平、沈从文在内江参加“土改”的概况、沈从文书信中的内江、沈从文在内江的小说创作和思考、沈从文在内江最大的收获“平静而深入的思考,融入新的时代”、拓展与思考:知识分子与土地改革书写等几个方面,讲述了《沈从文与内江》。

    沈从文,1902年生于湖南凤凰县,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代表作《边城》被看作现代文学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后,“土改工作”相继在全国展开。四川省内江县(今东兴区)分两期开展土改,第一期于1951年6月12日至1951年10月26日进行,沈从文参加了第二期1951年11月3日至1952年2月29日。沈从文参加的工作队全称为“西南第八团”,包括104名来自北京各界,以教师为主体,包括干部、作家、学者等人士组成。

    1951年11月8日,沈从文正式到达川南内江县双才乡,进行了长达94天的土改运动,这段经历成是沈从文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沈从文在川南的小山村中“产生了深刻的历史醒悟”(《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82页)。

    沈从文写道:“今天下午(1951年11月8日)二时半到了内江县,是川南大地方,出糖和橘子,有文化,多知识分子……地方有文化,也有文物……水名沱江,大如沅水(沅江),清而急,两岸肥沃无可比拟,蔗园橘子园都一山一山连接。这几天橘子还未下,一片一片金星。土地之厚,除山东胶东所见,实在无可比拟……”“这地方出糖,所以蜜饯甜得少见。一来招待即是这种甜蜜饯。”

    “我住处是个大糖房,在山顶上,属于地主高百万家产。”沈从文在1951年11月19日写的家书中描述了自己居住的地方。

    村民干部对沈从文印象:“沈从文先生个子不算高,话不多,但为人亲切和蔼,爱用红萝卜、白萝卜煮成汁,当茶水喝。”1920年出生的叶章群老人是一名退休教师,现在住在双才镇上。五十年代,他曾作为当地的文教(相当于现在的村组干部),多次为沈从文送“土改”资料,与沈从文有过交往。

    在土改工作中沈从文分配在“中队部调研组”,工作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参加具体工作。他要参加“斗争大会”,“做记录一连四天”“除了吃住在的中队部,这样的土改“指挥中心”还到其它村住过,在“独家村住了四天”“参加斗争会时刻要记着点,手冻着麻木”以“北京同志”的身份到处作政策宣讲,和村民接触多。二是调查研究,对地方发展提出意见。沈从文的调查研究既有面上的观察,又有专题研究。他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村民的身材均偏弱小,二十岁的姑娘“干干的”只如北方十三四岁,他认为是地方饮食问题,地方以食辣为主,饭多菜少,且炒菜没油水,所食蔬菜水分重,不养人。认为应该提倡茄子、南瓜、土豆等作物的种植,以保证营养均衡。衣着服饰方面,沈从文认为,庄稼人长衫围裙、白布包头是布匹上的浪费,他建议称:“如一律改短装,大致可节省出三分之一布匹,到五分之二布匹。”在专题调研方面最充分集中体现沈从文调研成果的是一篇名为《川南内江县第四区的糖房》的调查报告。其中一段时间由于胃病复发,沈从文对于当时内江农村红苕为主的主食苦不堪言。红苕胃中泛酸厉害,胃溃疡病人十分痛苦。沈从文给家人信中常诉“半夜难受”。

    沈从文在书信中是怎样描写内江的?内江秀美乡村风光让沈从文心情极好,在到达内江县的第一天就写下:“水名沱江,大如沅水,清而急,两岸肥沃无可比拟,蔗园橘子园都一山一山连接。”“但见四野丘陵连亘,到处是褐土和淡绿色甘蔗林相间相映。空气透明,而微带潮润,真是一片锦绣河山!”“山上人晚有竹雀叫,这声音动人得很,因为和我相熟。”

    沈从文被内江乡村百姓的质朴善良所感动,将这些善良的人物书写进家书中。他写下捐兔子的小姑娘、捡狗屎的小男孩、赶车的年轻农人、青春热情的小学教员……他笔下还出现许多老太太形象。在到达内江县途中,沈从文遇到了一个做小买卖的老太太,他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聊天,沈从文十分感动,称:“我们说的话彼此都懂”,“可爱得很,因为说话神情同意见,都是我挺熟的。”“在田坎路,一次迎面碰上一个年仅5岁、挑着竹箕去捡狗屎的小孩,见了我们也称‘土改同志’,知道是毛主席派来帮穷人翻身的……”纳鞋底的婆婆,池边抽着叶子烟、拿着细竹竿钓鱼的老汉……这些都是沈从文见到的一个个淳朴村民。

    沈从文生动地描写了当时制糖的场景:“糖锅日夜沸腾,原料如山堆积,成品如山堆积……”“特别是糖房中一切,空气动人得很。大圆亭子有三丈高,用石柱子撑起,中间一个榨,两个大石碾子如方桌大,竖立起来,把一簇簇甘蔗从孔口送进去,甘蔗汁就流到沟里,泄到另外一处去。三个水牛拉动碾辕,长到二丈多,一共两件,和大梁柱一样,悬空挂起。牛走动时,后面喝牛的就吹口哨跟在后面,一天分五班换动,白天也点着一盏小油灯,光线黯黯的,一天要榨一万多公斤甘蔗,熬糖二百来公斤……”

    沈从文描述川南人过年的场景:“乡下人都追来办年货……卖鱼的却换了些橘子、米糖回去。到了午后,百十户铺子都关上铺门,大街上就已冷清清的了……每家都在办年夜饭,且有几户军属,柴门边贴有毛主席和总司令像……”

大年初一,沈从文还和当地群众去扫墓(今双才烈士陵园),祭奠牺牲的解放军战士和干部。“各村群众到时都来了,垒土到坟上去,还扎了白纸花……大家绕着那一长列坟转圈子,有个洋鼓声音哑哑的,锣也破了……”

    沈从文在这些书信还包括他最为个人化的思考。比如对于历史与现实“动”与“静”理解。对于“事功”与“有情”的感悟。

    1952年1月25日夜,“月前在这里糖房外垃圾堆中翻出的《史记》列传选本”,多年前作客时读书印象复归眼前。他在《史记》中所表现的“事功”与“有情”忽有所悟。中国历史一部分,属于情绪一部分的发展史,如从历史人物作较深入分析,我们会明白,它的成长大多就是和寂寞分不开的。东方思想的唯心倾向和有情也分割不开,这种“有情”和“事功”有时合而为一,居多却相对存在,形成一种矛盾的对峙。对人生“有情”,就常和在社会中“事功”相背斥,易顾此失彼。管晏为事功,屈贾则为有情。因之有情也常是“无能”。沈从文自忖《史记》之传神:“事功为可学, 有情则难知”“列传却需要作者生命中一些特别东西。我们说得粗些,即必由痛苦方能成熟积聚的情——这个情即深入的体会,深至的爱,以及透过事功以上的理解与认识。”

    根据现有材料统计,沈从文与内江相关的文字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37封书信,收入《沈从文全集》第19卷;两篇小说,《老同志》及《中队部——川南土改杂记之一》,收入《沈从文全集》第27卷;以及离开内江后在四川土改工作总结会上的发言《川南内江县第四区的糖房》,收入《沈从文全集》第27卷。

    刘云生教授还简要介绍了沈从文创作的一部系统考证中国服饰文化的学术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该书由1981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郭沫若作序,全书对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沿革与当时社会环境的关系,作了广泛深入的探讨。见解独到,至前人未至之境,发前人未发之论,为沈从文从事文物研究以来成果之结晶。该书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至今被认为是这个领域内的经典著作。该书创作历程凡二十余年,典型体现了上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学术生态。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内容涉及的时期起自殷商迄于清朝,对三四千年间各个朝代的服饰问题进行了抉微钩沉的研究和探讨,全书计有图像700幅,25万字。该书所叙是服饰,但又不能仅以服饰论之。从服饰这个载体,不难窥见中国历代朝野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俗、哲学、伦理等等诸多风云变迁之轨迹。这也正是全书的宝贵价值所在。该书以札记形式,考证、记录、梳理优良著称。

  (本文素材来源于刘云生教授《沈从文与内江》讲义)